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接近2.4亿。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增至4.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我国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
养老事业是一个 “大金矿”
◆ 一方面老年人口不断增加
◆ 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体系却无法跟上需求
“我们要摆正老龄化的概念——它是我们新发展的一个机遇。养老事业是一个‘大金矿’,为我国新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而且我认为我国是边富边老,所以老人消费的前景大好,我们要通过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促进我国养老产业转型升级,并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新需求。如果把养老事业仅仅看成是一项福利事业,那么我认为就看窄了,看偏了,也就看成负担了。” 8月27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陆百甫在《中国城市养老指数蓝皮书2017》发布会上表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去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
◆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 改善服务质量的发展目标,
◆ 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
◆ 进而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
◆ 提升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 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
◆ 培育养老市场,提升服务质量,让广大老年人享受优质的养老服务。
中国城市养老指数蓝皮书2017
在《中国城市养老指数蓝皮书2017》发布会上同时举办了中国康养产业发展座谈会,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科技部、民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的多位专家围绕“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模式”与“城市养老的关键问题”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家科技部调研室巡视员胥和平指出:“我觉得发展中国康养产业要走出‘把老人养起来’的这个思路误区,要把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和老年人的需求问题结合起来。从60岁到75岁,很多老人还有15年的能力释放期。如果把这些老年人的能力释放出来,那么养老的成本就会降低很多。”
据了解,《中国城市养老指数蓝皮书2017》已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为8章,内容包括:
◆ 我国养老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中国城市养老指数内涵,
◆ 编制指数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思路,
◆ 养老指数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中国城市养老指数全国、地区及各省(区市)的排名等。
该蓝皮书是由国研智库联合北京甲子征信公司,邀请相关行业专家,经过较长时间的实地调研与系统研究写成,是我国第一本反映城市养老状况的书籍。
来源:中青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