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2017第六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观众预登记通道,将于2017年5月开启,
敬请期待。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 +86 (0)20 8989 9605/8989 9600,
邮箱:CRCinfo@polycn.com
行业动态 2023年03月03日 作者:健康养老头条
2023年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今年以“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为主题。据官方数据显示:在我国,30%以上的老年人有听力障碍,随着人口寿命增长和老龄化,老年性耳聋的人数不断增加。听力损失一旦确诊,早期干预才是关键,及时选配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可有效改善听力,让老年患者回归有声世界,改善生活质量。
不知何时起,父母说话总是扯着嗓子大声说话?不知何时起,父母经常答非所问?不知何时起,我们与父母的交流变的如此费劲?如果出现以上情况,请一定要注意他们可能患上了老年听力损伤。
千万别小看老年听力损伤问题,它可是会带来很多危害:
言语沟通不畅
老年人听力下降早期主要表现是听不清,特别是在噪声环境下言语交流困难。当听力下降严重时,即使在安静环境下,言语交流也很困难,导致老人因沟通不畅主动减少社交。
避险能力下降
听力下降会导致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研究显示,老年听力损失患者中有20%伴有平衡障碍。由于对日常生活中的危险警告声音,如交通鸣笛、火警、周围人提醒等的感知能力下降,他们对危险警告信号的方位判断也会出现问题。
易患老年痴呆
多项研究表明,听力下降后,不加干预会增加老年认知障碍风险。与听力正常的同龄人相比,患有未经治疗的听力损失的人,患痴呆的速度会加快30%~40%。最近一项针对美国大量人群的研究得出结论,听力损失每10分贝,认知减退率就会增加。反之,通过改善耳聋,可以降低8.2%的痴呆风险。
心理问题增多
老年人因耳功能受损,交流不畅,易出现焦虑不安、失望悲观、郁郁寡欢,甚至还会产生疑虑,长期下去很容易造成精神奔溃等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出现性格孤僻、脾气暴躁和忧郁症等。
老人是听障人群的主体。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有三分之一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但在国内,社会对于老人听力问题的重视程度却并不算高。
据相关专家建议:对于轻、中度听力损失者,尤其是安静环境下言语识别率较好者,建议首选助听器作为听力补偿手段;对于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者,在佩戴助听器后不能满足听力基本需求时,要及时考虑人工耳蜗植入,如暂时不具备手术条件,则仍建议使用大功率助听器;对于双耳听力损失者,推荐双耳验配助听器。可见,助听器是帮助老年听力损失患者提高听力、改善听觉言语交流的有效手段。
助听器在中国已经专业化运作了二十多年。据了解,中国约有6000万需要配置助听器的老龄人,但中国市场的覆盖率不到5%。对比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30%甚至更高的覆盖率,中国还存在巨大的空白市场。随着国内老人的生活消费理念逐步向高质量智能化发展,助听器行业已迎来变革的节点。事实上,这些都是银发经济带来的机遇,但对于助听器市场而言,当下该如何摆脱“冷板凳”的处境?
助听器市场看似遇冷,但实际市场需求量极大,更应该被看作是一片巨大的蓝海。能否精准满足老龄听力受损患者需求,成为市场顺势而上的关键。
在产品选择上,国内助听器市场已逐渐摆脱过去靠低价竞争的粗放发展阶段,但相比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我国助听器市场起步较晚,中高端市场仍是蓝海。随着老龄人消费观念的改变,相较于以前注重价格实惠,新时代老龄消费者更愿意为高品质和优服务买单。助听器企业可提升产品研发创新能力,用更高科技更好体验的产品抓住市场需求。
在需求端,约85%的老龄听力损伤患者表示:助听器存在噪音和声返问题而不愿意佩戴。可见,助听器的验配水平直接影响患者的使用效果。因此助听器企业应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场景,根据患者的感受适当调整助听器参数,最大程度增进老人对助听器的适应,为患者适配出舒适且匹配的助听器。
展会驱动合作,携手创造共赢。随着助听器市场热度愈演愈烈,SIC老博会作为全球养老产业寻觅商机的优质平台,今年展会将于2023年11月17-19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举行。展会将设置老年助听专区,产品类别覆盖助听器、人工耳蜗、扩音耳机、集音器、语音识别软件、听力检测设备、隔音室、可视电话、实时字幕机顶盒等听障辅具,全面满足老龄听力市场需求。展会同期将举办“老年听觉言语康复论坛”和“信息无障碍论坛”,探讨老龄听障人士沟通无障碍的解决方案,促进听力领域前沿产品与技术的全面展示与交流。
老年听力辅具
SIC老博会展品
来源:生命时报、哈医大四院耳鼻喉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