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2025.11.20-22 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Language: CN EN JP

进入福祉展
关闭
<返回

第11届2017第六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观众预登记通道,将于2017年5月开启,
敬请期待。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 +86 (0)20 8989 9605/8989 9600,
邮箱:CRCinfo@polycn.com

新闻中心

展位申请 领取门票

老旧小区开展适老化改造,难在哪里?

行业动态 2023年04月06日 作者:澎湃新闻来源:澎湃新闻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至2021年底,中国的老龄化比率达到18.7%。上海等一线大城市老龄化程度更高,2022年,上海常住人口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达25%。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60岁以上老人。

 

           上海不少老年人居住在老旧小区。老旧小区由于建设年代早、建设标准较低,其楼房结构、小区环境,往往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种需求。

 

           当“老旧小区”与“老龄社会”两个难题叠加,小区的适老化改造成为上海的重点工作。2017年底,中国正式启动厦门、广州等15个城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据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底,上海市内的老旧小区总体比例为35.7%,中心城区总体建成时间更早,老旧小区占比更高。

 

           普陀区是上海的老工业区,坐落有大量上世纪90年代前后建设的工人新村、职工住房小区。随着时间推进,工业退出了,当年的职工变老了,但大多仍在普陀区生活。以普陀甘泉路街道章家巷小区为例,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居民老龄人口占比超过50%。同时,在近日发布的上海市普陀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年)(公众意见征询稿)中,甘泉路街道是需重点增强机构养老、提质创优社区养老的地区。

           上海老旧小区如何进行适老化改造?这个过程中有哪些重点、难点?澎湃研究所研究员以章家巷小区为样本展开调研。三项代表性的适老化改造:吃饭、出行、休闲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发现,以上海章家巷小区为例,除了加装电梯等住宅层面的适老化改造,在社区内,至少有三项具有代表性的适老化改造行动,分别涉及老人的吃饭、出行、休闲三大领域。

 

           老人“吃饭难”的问题,社会讨论颇多。章家巷小区“老年食堂”成立已有一段时间,可解决老人的早午餐需求,受到居民欢迎。近期,部分行动不便的老人希望也能解决晚餐问题。对此,甘泉路街道工作人员表示,正计划扩建“老年食堂”,增加晚餐供应。

           章家巷小区的食堂入口景象章家巷小区位置。吕正音摄出行方面,加装电梯在上海推行已久。章家巷小区部分楼栋已完成电梯加装,解决“上楼难”。但在上下楼之外,老旧小区由于修建年代久远,其道路体系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小区道路过窄,路面有坑洼不平;二是停车空间紧缺,车辆乱停;三是人车混行,对于反应迟缓、行动迟缓的老人而言,出行多有不便、存在安全隐患。例如,章家巷小区有近2200辆非机动车,而小区车棚仅能容纳近900辆非机动车停放,其他非机动车停在室外,多数是无序停放状态。

 

           为应对小区道路系统难以满足当下需求的问题,章家巷小区将部分空间改建为原本极度紧缺的停车空间,带来一定地缓解。章家巷小区还希望能改善小区的道路动线。他们计划通过打通小区主次干道、调整小区出入口,开展单循环通行,实现“人车分流”。

 

           进一步看,未来还希望增加夜间增加导视等无障碍设施,增设一键叫车、智慧电话亭等智能设备,让老年出行更安全、便利。

 

           休闲方面,老旧小区普遍空间紧张,但老人比年轻人更渴望与邻居一起活动,下棋聊天、读书看报等,小区活动场地往往难以满足老年人的活动需求。

 

           章家巷居委会已在小区内设立多个休憩点,改造最大的公共活动空间百姓广场,并与区体育局商谈,在小区内多处添加了健身器材、儿童游玩设施和健身塑胶跑道等。

 

           不过,广场空间仍是户外场所,老人希望有更多室内公共空间。还有居民提出希望社区卫生站能增大面积,提供更多康养服务的空间。另外还有打造适老化样板间、扩建食堂……各种功能都需要“更多空间”,挪出新的空间对老旧小区来说,颇为不易。

 

           何处能寻新空间?难题待解

 

           提升老旧小区的服务功能,多数时候,这需要新的空间来承载。但众所周知,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紧张。如何处理这个实际矛盾?

 

           除了现有的门卫室、办公室、卫生站和老人食堂以外,甘泉路街道工作人员分析,增加空间的可能性有两处:第一,是否有可能租赁小区周边有意向出租的沿街商铺。第二,现有建筑是否有可能翻新,通过增加面积、设计等方式为公共服务空间扩容?

 

           这两点都面临一些现实困难与政策瓶颈。

 

           在上海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周围的沿街店铺其产权的权属不一定在街道,而分属于各种主体,若要使用,需要协商签订合同、付租金。街道能为此拿出多少费用、付出多少精力?这取决于具体街道的财政及人力状况。

 

           据澎湃研究员了解,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建筑合法增加容积率需要通过规划审批,办理施工许可证、规划许可证及相关手续。若建筑本身为临时建筑,则需要改造前转为永久建筑,而这个“转正”是否成立,学界多有讨论,在各地的实践中难度不一,还面临行政审批在周期、结果上的不确定性。

 

           是否还有别的办法?

 

           这份《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2020年7月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可以提供一些思路。其中指出:“推进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加强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共建共享,加强既有用地集约混合利用。”

 

           当小区空间不够,且周边有闲置空间时,可以考虑与相邻小区、周边小区合作,共建共享。例如上海漕河泾街道的邻里公共空间”华富邻里汇”,就是由四个小区共同协商,与产权所有者签订合同后,由仓库改造而成。

 

           总之,当老旧小区想要新增适老化服务功能时,最基本的空间使用问题不能忽视。同时,考虑老龄居民需求的多层次,当空间紧缺时,建立适用多种功能的弹性空间也是思路之一。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大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2025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

2025年11月20日-22日

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您可能感兴趣的主题展区:

智慧养老 智慧无障碍城市 康复护理 养老照护 适老化部品

更多展会详情请咨询

吴帆

电话:020-89308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