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焦点丨与养老服务体系、智慧养老、适老化有关,相关提案热点速递
行业动态
2024年03月07日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相继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养老相关提案众多,现整理分享如下。
全国政协委员陈中红:制定关于养老保险和养老服务的高质量法律法规
全国政协委员陈中红发现,随社会结构迈向老龄化,作为民生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全社会对养老服务、托育服务需求高涨,但现实中许多条件相当的养老院一床难求、高质量的普惠托位难寻。目前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整体性认识,存在着目标定位不准、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远未形成产业化的规模。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其认为,如何制定关于养老保险和养老服务的高质量法律法规、怎样更好地发展二级医院让高水平医疗触手可及、保障性住房如何扩大建设和供给,这些议题都值得充分深入讨论。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推进专项养老服务法的制定, 加强养老服务监管与规范
基于老龄化问题成为未来较长时间内全社会持续面临的挑战的现实。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建议从国家层面制订一部专项的养老服务方面的法律,以满足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及其带来的日益复杂的养老服务需求。该法制订应强调政府的“兜底线、保基本”责任,鼓励家庭及社区承担养老义务,引导养老服务市场化发展,形成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其还建议,推进该项立法要支持创新养老服务技术,鼓励并规范智能科技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完善家庭养老支持体系;促进养老服务市场发展。并要加强对养老服务的监管,规范服务行为,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规定养老服务机构必须提供合理的服务合同,明确老年人的知情权、隐私权等权益。还要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处理养老服务纠纷,确保老年人有法可依。
全国政协委员王理宗:建议将老人产业纳入国家产业发展规划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从年龄构成看,60岁及以上人口2.9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1.1%。60岁以上老人的快速增加,将会使社会保障体系遇到更严峻挑战。全国政协委员王理宗认为,要在观念上改变对退休老人价值认知的偏见。充分认识到老人的经历、阅历、能力等宝贵资源能创造巨大的价值,应在制度上提高他们与社会互动和从事劳动的机会,提高老人生活品质。其还建议将老人产业纳入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由国家有关部委牵头进行调研,将老人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体系,并制定相应支持政策。围绕老年人身心特点和需求,建立相应产业集群。
全国人大代表区燕明:“一老一小”系统性解决方案要明确各方职责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托育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从长远看,服务好“一老一小”不但有利改善民生福祉,也利培育和发展经济新动能。而全国人大代表区燕明发现当前我国“一老一小”服务还存在供给总量不足、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专业化程度不高、体制机制创新相对滞后等短板,其建议,“一老一小”系统性解决方案要从增加供给主体、提高资源适配性等方面入手,逐步打通社会资本进出通道,优化营商环境,明确各方职责。
全国政协委员鲁晓明:建议加快公立养老机构建设,鼓励上门服务
养老服务是公益性社会事业,需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发力。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鲁晓明认为,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是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关键。其建议,需加快公立养老机构建设,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鼓励上门服务、开展居家照料;同时,呼吁丰富公立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打造融合老年健康、医养结合、康复指导、老年教育等多功能综合服务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视残疾人养老特殊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残联副主席、福建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永澄是近3000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的盲人,其对今年首次亮相两会会场的盲文版工作报告表示非常欣慰。今年,其将重点放在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视残疾人养老特殊需求和关于促进海峡两岸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的议题上。其建议,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形式建立起适合残疾人的养老机构,并通过补贴等方式让低收入残疾人也能享受到养老机构的服务,并表示,残疾人入住后“上午可以做理疗,下午可以和朋友聊聊天、听听歌,即便是坐着轮椅的残疾人可以成为彼此的‘黄金搭档’”。
全国政协委员聂竹青:关爱老人从加装电梯开始
对需要轮椅和拐杖出行的老年人而言,没有电梯意味着基本告别户外生活,成为“悬空老人”。而目前我国约三分之二的老年人居住在建成时间超过20年的老旧住宅中,且大部分未安装电梯。全国政协委员聂竹青针对此问题,提交了《关于全国系统性解决老旧小区安装电梯及提升老旧电梯安全的提案》,建议关爱孤寡老人,关注老旧小区,应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开始。其发现,老旧小区安装电梯和更换维修电梯存在法律、资金和后续维护三大难点。对此,可以从系统性顶层设计出发,出台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做好老旧小区电梯的后期维护保养,以确保老旧小区电梯安装工作的安全进行。
全国政协委员孙洁:加快居家适老化改造,增强养老服务便利可及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副院长孙洁建议,要通过“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培育多级市场。在普惠保障市场方面,继续采用政府购买为主的方式,在中高端市场方面,政府部门应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充分竞争,形成梯次化、差异化的市场需求。探索出台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市场标准。其指出,标准化的“产品+服务”是未来居家适老化改造的重要商业模式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马一德:鼓励龙头企业推进“AI+家装”“AI+养老”智能应用探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表示,相关部门要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推进“AI+家装”“AI+养老”的智能应用探索,研发更适配智慧社区生活场景的技术和产品。同时,要制定智慧社区建设的统一标准和规范,确保各社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互。其提出,要树立大数据思维,加强社区信息资源开发,推动大数据跨地区、跨领域和跨部门开放共享,推进社区空间数字化,建立社区治理数据库,完善社区信息覆盖和数据服务能力,建设智慧社区配套的网络设施;要坚持市场化运作,深化、完善、建立智慧社区产业联盟,面向国企、民资等多种资本开放,充分调动社会主体积极性。
全国政协委员金李:通过先进科技丰富养老产业应用场景,形成科技创新闭环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受访时谈到了养老产业的发展。他认为,养老产业如果能够充分激活,它本身会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集群,因为它有一个超长的产业链,从养老金融、养老地产到与医疗相关的医养结合等方面。其同时表示,必须要通过发展先进的科技,如机器人技术、语音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使先进的科技可以在养老大产业上获得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从而形成科技创新的一个闭环。
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加强养老服务人员激励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燕芳研究发现,我国当前养老行业普遍存在养老服务人员薪酬、社会福利待遇偏低的情况。加之养老护理员长期工作压力巨大,心理健康得不到重视。社会对该职业的认可度也偏低,社会正反馈和价值感不足,职业荣誉感不强。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养老企业经营压力大。而我国现有的“时间银行”机制发展相对落后,只能在企业与个人之间小范围实施,由于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存疑,提供为老服务的志愿者多半是出于公益,激励作用有限。对此,其提出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人员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建立由政府资助的养老服务人员的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及丰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对价形式,鼓励全社会各类人才积极参与为老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张金英:建议开设养老照护专业,应对“人才荒”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张金英发现,目前我国老年人对健康照护的需求逐渐迫切,但我国仍存在老年健康照护体系不健全、养老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尤其在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和养老问题上,亟须着重考虑和应对。为应对护理“人才荒”、人才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其建议建立多层次照护服务体系与信息平台,加强护理人员、康复师和心理医生等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大学或专科院校、培训机构开设养老照护、老年护理等专业,充实专业人才;同时加强社会支持和宣传,增加社会对失能失智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支持扶助。
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加大激励,推动年轻人群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配置
2023年,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立达5000万户,但缴存人数仅占开户人数的22%,人均缴存金额仅约2000元,远远低于个人养老金账户1.2万元的缴存上限,存在“开户热投资冷、缴存意愿不高”等现象。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提出了《关于促进年轻人参与个人养老金配置的建议》,认为在中国当前的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推动年轻人群积极配置个人养老金显得尤为重要。其提出了加强个人养老金的宣传;加大税收激励,引导长期参与;针对年轻人差异化设计产品;优化服务流程等四点政策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建议统一上调全国农民养老金
农村养老是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在中国近3亿6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挑战”中,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更为突出。针对全国农村养老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拟提交《关于大力提高农民养老金标准加快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案,建议启动全国范围内的农民养老金统一上调,在现有基础上,每人每月至少上调100元,确保让至少六千多万个农村家庭享受到更好的养老保障。此外,其还建议要强化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制度建设,加快补齐特殊老年群体长期护理和失能照护的服务短板。
全国政协委员齐明亮:逐步提高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医疗报销比例
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的共同命题,而由于老龄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进展快,我国的形势更为复杂。就医疗保障来讲,老年人群有其特殊性:一是慢性病比较多,二是对保障的需求也有一些特殊要求。因此,国家在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老年人的健康保障,包括采取多种措施健全保障体系,以提升其保障水平。全国政协委员齐明亮认为,医疗和养老一样,需要个人、社会、政府三方面统筹解决。并进一步建议国家整合医疗资金和财政资金,逐步提高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医疗报销比例,让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切实解决老百姓的就医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加快发展医养结合,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表示,推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已势在必行。建议加快完善医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各地利用现有设施开展养老、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加强养老、医疗数据融合创新,推进基层医养结合机构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医养康”产学研一体化,加速医养设备有效供给;鼓励企业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康复领域的合作,提高康复医疗服务效率。
全国政协委员吕国泉:不以年龄“一刀切”限制大龄农民工就业
《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2.95亿人,平均年龄42.3岁,其中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29.2%,人数已超8000万,按现有人口结构发展趋势估计,大龄农民工规模将持续扩大。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为将该要求落到实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今年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的提案》,关注大龄农民工再就业问题。其建议,围绕维护大龄农民工就业权利和安全保障制定有关政策,不以年龄“一刀切”,让身体条件允许的大龄农民工在保证安全生产前提下实现充分就业。另外,支持企业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对一些建筑业等“用工难”岗位特别是熟练工种岗位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2024年两会期间,养老相关话题是两会代表委员们的重点讨论焦点之一,更多养老相关提案与意见请持续关注。
2024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
2024年11月15日-17日
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您可能感兴趣的主题展区:
智慧养老
智慧无障碍城市
康复护理
养老照护
适老化部品
更多展会详情请咨询
吴帆
电话:020-89308925
邮箱:wufan@jinhanfa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