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2017第六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观众预登记通道,将于2017年5月开启,
敬请期待。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 +86 (0)20 8989 9605/8989 9600,
邮箱:CRCinfo@polycn.com
行业动态 2015年09月01日
在荔湾区逢源街邻舍长者日间护理中心,活动安排得十分丰富。老人居家养老并接受社会化服务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广州将出台新规完善居家养老政策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养老瓶颈难突破,未来广州老人家的养老之路何去何从?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时透露,广州正在积极打造10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拟于近期出台一系列政策,为居家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同时将组建民间智库,引入社会力量,有机整合各种资源,解决基层尤其是老城区的老年人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有专家建议,应更多地借助信息化手段,充分调动社会养老资源,更好地为老人提供便利贴心的服务。
数据
2020年广州老龄人口将达180万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截至2014年底,广州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140.65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6.75%。按国际惯例,这一比例达到10%即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此计算,广州开始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预计到了2020年,广州老龄人口将达到180万人,如果按目前户籍人口计算,届时,广州户籍人口老人将占户籍总人口的21.44%,也就是说,大约5个广州人中,就有1个老人。
花都南沙增城独居老人占全市47%
另一方面,独居老人、纯老家庭数量持续攀升。纯老家庭即全部人口都在60周岁以上的家庭,目前广州纯老家庭人口达到26.15万人,占老龄人口总量的18.6%;独居老年人11.23万人,占老龄人口总量的8%。而农村地区的纯老家庭、独居老人更多,花都、南沙、增城三区的独居老年人数占全市独居老人总数的47%。
广州正在形成“9064”养老格局
虽然,广州养老机构日趋完善,但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市内九成以上的老人仍然选择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其中多数老人表示不愿意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居住环境。对此,广州正在形成“9064”养老格局,即96%的老年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持下通过家庭与社区照顾养老,4%的老年人可入住养老机构。
对策
建设民间智库探索完善养老服务
广州市民政局福利处处长叶芬告诉新快报记者,广州在部门间的协调、一些政策落实与政策创新方面,与其他城市相比并不突出,养老政策的制定在速度上、效率上,都应进一步加强。“比如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在制定政策时更快、更系统,这一点广州应该学习。”
叶芬表示,接下来广州将加大养老智库建设力度,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上海有大量的研究机构,在基础建设方面,广州还是要加把劲。”
目前,广州居家养老并没有统一集中的政策法规,散落在各个文件中,叶芬透露:“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广州市在居家养老方面将出台一系列政策制度。”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系列政策涵盖改革的试行意见、制度层面的设计、养老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等。
引入社会力量补充养老护理队伍
叶芬告诉新快报记者,目前,广州养老服务人员存在整体素质不高、劳动强度大、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低等问题。“我们将在政策上做出明确指引,包括人员培训与积累,还有人员的薪酬方面也将有指导。”
“培养专业养老服务队伍不仅仅局限于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也包括在内,包括规范家政企业、社会力量等等,让各种力量参与其中,解决人才队伍的不足。”叶芬说,现在有很多专业护理公司、康复机构、心理咨询机构,如果能引入这些机构,那么广州在居家养老方面将得到很大提升。
将扩大老年人设施建设提高标准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中心城区的老人抱怨活动场地不足,往往出现老、青、少三代人“争地”现象。
对此,叶芬表示,广州将扩大老年人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标准。目前,规划部门已按照社区配备老年人活动场所、日间托老机构、社区老年人福利院的标准进行规划。“我们的目标以‘10分钟服务圈’的标准来推进居家服务网络建设。”
在叶芬看来,老城区场地资源不均等、配备过时等问题已有很好的解决方法:“我们将对社区场地与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将分散的设施和服务功能相近的设施进行调整。对于一些不符合要求的设施,我们希望街道通过置换、调整等形式进行完善。”
打造医联体为老人提供便捷转诊
新快报记者还了解到,广州在养老机构方面屡屡创新。一些老人院开设失独专区,为失独老人提供养老服务。而广州第二老人院也将于明年落成。
日前,广州老人院就在建院50周年纪念会上,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签署了组建医疗联合体的协议书,共同打造集医、护、养为一体的“医联体”。按照“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康复回基层”的基本原则,双方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开通转诊快速通道。
声音
在家接受社会化服务是养老发展方向
“全社会要改变观念,未来老人养老的主流方式不再是依靠儿女养老,而是住在家里接受社会化服务,这是新的居家养老的观念。”广东养老服务业协会秘书长董克义认为,现在居家养老的概念和以前家庭养老的概念是不同的。原来就是家庭养,现在则是住在家里接受社会化服务。应该借助信息化手段,调动社会养老资源,比如老人利用简单的手机,按键就有人送餐饮、医疗等服务上门。
“现在已经有企业在做这个事情,提供的是全方位、随叫随到的服务。老人戴上一个手表,既可以测脉搏、血糖、血压,如果老人跌倒,家人和养老企业都会立即知道,呼叫中心马上就派医生过来了。”董克义说,这才是将来养老行业的发展方向。
董克义还提到,居家养老向社会化演变的过程中,老人家很容易与家人产生矛盾。老人要购买社会化服务,家庭的经济资源却被子女控制,两代人矛盾就会显现。所以老人家庭的财产应明晰化,这就需要健全配套相关法规政策。“比如以房养老的住房抵押,资产怎么评估?20年后房价是升是降?要有个权威标准才可以操作。另外,老人接受医生上门服务,万一发生医疗纠纷怎么解决呢?这些都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需要政府制定法规来解决。”董克义说。
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