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2017第六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观众预登记通道,将于2017年5月开启,
敬请期待。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 +86 (0)20 8989 9605/8989 9600,
邮箱:CRCinfo@polycn.com
行业动态 2016年07月11日
截至2015年底,中国老龄人口达到2亿2000万,较2014年上升近0.65个百分点。当国内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养老问题时,早已进入严重少子化困境的邻国日本在解决养老问题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或许可供中国借鉴。为此,人民网记者日前专访了在日华人学者、日本女子大学社会福祉学科教授沈洁,她对日本社会养老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就其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谈了自己的看法。
老龄化对东亚地区的冲击比欧美国家更大
沈洁上世纪80年代末前往日本留学,研究社会福祉相关问题,她所在的日本女子大学是日本最早开设社会福祉专业的高校。沈洁称,养老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社会福祉领域的一个主要问题。从人口结构上来讲,老龄化社会是此前人类社会从未经历过的一种社会状态,即便是像中国这样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此前也没有经历过。
人口老龄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它让人口结构、社会结构及经济结构发生全面的转型,而这种转型通常会带来各种社会问题。沈洁称,人口老龄化首先会增加社会负担。从公共政策方面来讲,老龄人口的增加使得政府必须加大对于养老、医疗的投入,增加财政负担。有统计数据显示,人在临终前花费的医疗费用占人一生医疗费用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同时,抚养老人还加大了家庭中年轻人的负担,而这种负担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还有精神方面的。此外,人口老龄化还使得社会劳动力减少,社会经济活力降低。
日本作为东亚地区的发达国家,其少子老龄化问题已经出现多年,且日益严峻。日本政府总务省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日本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数量为3384万人,占其总人口的26.7%,老龄人口总数和比例均创下历史新高。而且老龄人口中75岁以上的达163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2.9%,80岁以上的达1002万人,首次超过1000万人大关。
对此,沈洁指出,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东亚地区非常明显,这与东亚的工业化进程有关。欧美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很长时间,其老龄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慢慢发展的。但是东亚地区的工业化发展较多了汲取了西方的经验,具有后发性特点,用很短的时间走了欧美国家花费很长时间走过的路,东亚地区的老龄化发展也表现了这一特征。我们通常把这它成为东亚压缩性发展模式。因此,老龄化问题带给东亚地区的冲击要比欧美国家更加强烈。
福利政策和工业化发展让日本养老模式发生巨变
伴随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本养老体系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据沈洁介绍,上世纪70年代,日本在对国家发展政策进行调整的时候,选择了福利国家模式,政府在育儿养老问题上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即所谓的“从摇篮到坟墓都由政府承担”。沈洁称,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日本政府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老人看病、住养老院都不花钱。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日本老人把医院当作社交场所,因为医院有便宜的食堂等设施,且老人比较多,老人们喜欢在医院相互交流,打发时间。通常人都是看病才去医院,但是那时日本老人可能会说,“今天有人没来医院,他是不是生病了”。
福利国家模式的建立,对日本传统家庭模式带来了冲击。沈洁称,过去,三世同堂的日本家庭占有相当的比例,家庭在抚幼养老上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上“养儿防老”的观念非常普遍。但是,工业化发展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同时,福利国家对家庭提供了比较全面的福利服务,这些因素弱化了家庭在抚幼养老方面的功能。
沈洁称,除了福利政策以外,工业化进程也给日本传统家庭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人口流动的自由度越来越大,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越来越多。一方面有人不愿意结婚组建家庭,另一方面,城市中生活成本太高,这都使得几世同堂的家庭模式难以为继,以父母和孩子两代人为主体的家庭模式成为主流。
伴随着家庭模式的转变,日本社会福利制度也在不断变化。过去日本的福利制度以家庭为单位,比如一个家庭中妻子的养老金挂靠在丈夫的养老金帐户上,称为家庭帐户。近年来的改革,正在将家庭帐户逐渐转向个人帐户。妻子即使没有工作,也拥有独立的社会保险账户。沈洁称,传统家庭模式的解体、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让日本养老体系压力陡增,政府财政非常吃力,尽管不少日本学者反对“养儿防老”的观点,但是日本的社会政策仍在极力引导家庭养老,防治家庭功能弱化的趋势。
为了减轻政府在养老支出上的压力,日本政府一方面在2000年推出了护理保险这样一种社会互助制度。如今日本40岁以上的人基本上都要买这个保险,但它与养老保险不同,如果购买者早逝,家属并不能拿到相关的费用。沈洁称,这是一个不得己的选择,因为日本家庭已经无法承担养老重担,只能通过社会互助来减轻压力。此外,为了恢复家庭的养老功能,日本政府还对三世同堂的家庭在购建房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沈洁还指出,养老问题过度的市场化也给日本一部分老人群体带来了不利影响。比如当前颇受关注的“老后破产”问题就是如此,日本金融业面向一部分有相应经济能力的人推出了养老相关的金融产品,但随着日本金融业的不景气,尤其是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危机的发生,不少购买这些金融产品的老人出现亏损。沈洁称,老人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养老相关行业过度市场化将对老人不利。
日本在养老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沈洁说,中国人口众多,且贫富差距较大,围绕养老应该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式,但中国和日本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上比较相似,因此日本的养老体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还是有很多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她表示,养老体系应该包括公助、互助、自助三个方面,即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首先,政府应当做好制度设计,构建一个上述三者可以有机结合的养老体系。在家庭方面,中国应当借鉴日本的教训,不能让传统家庭模式完全解体,尽量保留家庭的抚幼养老的功能。
沈洁称,中国解决养老问题的另一个关键是在养老行业中培育一个社会性市场。不能完全把养老问题交给市场来解决,让市场完全主导养老行业,理想的状况是既有市场刺激产业,又有政府实施适当的调控,营造社会市场。她称,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相关的尝试,比如一些地方政府试着向老人发放“养老券”。这些“养老券”不同于现金,如果政府发现金,则这些福利支出不一定流入养老行业,先进可以用来购买普通的食品衣服等养老以外的商品,而“养老券”可以仅限于在养老介护相关领域购买服务。这样既为老人提供了福利,也培育了与养老相关的社会性市场和产业。社会性市场可以使得收入居于社会中下水平的老人受益,而对于收入相对较高的老人来说,他们可以购买更加市场化的商品或服务。
此外,沈洁还认为日本在老人看护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机制值得中国借鉴。人才培养虽然也是一个产业,但是它和其它产业不一样,它是一个人对人的服务,是对老人晚年生活和生命负有责任的产业,因此这个产业的培育也需要采用适合于产业特征的方式。沈洁也在积极推动中日在看护人才培养领域的交流,邀请日本的相关方面的学者、或者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到中国讲学,她希望把日本好的经验传播到中国去。
人口老龄化虽然会给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有挑战就有机遇,沈洁认为人口老龄化也能为经济发展、就业带来新的机会。她称,如今各个国家都在研究,如何让养老产业成为一个创造更多产出的产业。
数据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