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2024.11.15-17 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Language: CN EN JP

进入福祉展
关闭
<返回

第11届2017第六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观众预登记通道,将于2017年5月开启,
敬请期待。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 +86 (0)20 8989 9605/8989 9600,
邮箱:CRCinfo@polycn.com

新闻中心

展位申请 领取门票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互联网+养老"将迎爆发增长期

行业动态 2016年10月31日

“2015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到总人口的16.1%,老年人口已经接近印尼全国总人口。目前,我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已经接近1亿人,占比较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亟待社会养老补位。”这是《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中披露的一组数据。


8月28日,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导的“2016健康中国养老产业高峰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由《中国经营报》社编写《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也首次对外发布。这也是我国目前最权威、数据最详实的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


国家将会有哪些新的养老政策出台?政策孕育的机会和风险是什么?目前,养老产业遭遇最普遍的问题是什么?科技和金融将如何改变我们的养老问题?能被中国家庭普遍接受的养老模式到底什么样?养老产业中,下一个风口行业是什么?


在健康中国养老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培,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华锋以及珍宝岛医药总裁方小东、恒瑞医药总经理周云曙等医药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探讨。


“随着政府不断释放‘健康中国’政策红利,我国的养老产业,特别是高端养老产业将迎来类似过去十年地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与会专家认为,与养老需求的快速增长相比,我国养老设施和服务在数量和结构上存在供给短缺,居家和社区养老及与之对应的居家养老服务或将成为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战场,其中保险业和地产业及相关服务机构将迎来巨大市场机会。


老年人口接近印尼总人口

从老年人口规模来看,我国是全球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老年人口已经接近印尼全国总人口。


2015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到总人口的16.1%,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已经接近印度尼西亚的总人口数量,超过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和菲律宾等8个国家的总人口数量。


根据预测,到21世纪50年代,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4亿人,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


从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来看,我国是在尚未完成现代化的背景下步入老龄社会的。和多数发达国家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不同,我国则属于未富先老,是在尚未完成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步入老龄社会的。


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6.1%,人均GDP为8280美元,全球排名第73位,与美、日、德、英等发达国家3.7万美元以上的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已经接近1亿人,占比较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亟待社会养老补位。


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养老保障供给主体从家庭转向社会。白皮书分析认为,国内城镇化加速推进加剧人口流动,人口特别是劳动力向大城市和城镇的集中,也是导致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增加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少子化”危机迫在眉睫,老者增多,而青壮者渐减,养老问题愈发严峻。我国2010年家庭平均人数为3.1人,2030年将缩小至2.6人,2050年将进一步降至2.51人,这也将直接导致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从1995年的9.2%持续快速上升至2014年的13.7%。


据了解,老年人口抚养比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人口老化社会后果的重要指标。老年人口抚养比,也称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人口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在老龄化进程中,高龄老年人以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对家庭和社会的养老功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根据白皮书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4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人;预计到2050年以后,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会保持在1亿人这个规模上。


此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我国养老护理人员数量严重短缺,养老护理人员缺口达到千万数量级。


按照国际标准,3名失能老人应当配备1名护理人员;在英美发达国家,优质养老机构的人员配比,甚至达到1名失能老人配备1.5名护理人员。目前,我国共有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接近4000万人。按照1:3的比例测算,至少需要1300多万养老护理人员。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不足100万,持证上岗的人数不足2万人。


“与庞大的养老护理人员需求相比,包括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需求,养老护理人员缺口达到千万数量级。”白皮书认为,我国高龄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较高,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需求迫切,基于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的身体和健康状况,需要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专业的医养结合的长期护理服务,才能够让老年人过上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亟需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在哪儿养老”是每个老年人需要面临的现实选择问题。我国“十三五”规划结合国情提出,要“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在这一体系之下,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是我国亟待补充的短板。


白皮书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共计104899个,首度超过10万个,国内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30.2张,增长11.0%;各类养老床位共有669.8万张,较上年增长15.9%,已经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不过,国内养老床位数量仍然由于国内老年人口众多,国内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量大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严重滞后于国内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许多地区存在着老年人排队等床位的现象。


白皮书指出,国内养老机构2014年收留抚养老年人口数量,仅相当于全国65岁及以老年人总数的2.1%,仅相当于全国失能老人总数的8.5%。由此可见,我国在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短板,亟待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


根据白皮书预测,“十三五”期间,国内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量计划增至35-40张,拥有30%至50%的增长空间。


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面前,保险机构基于自身的资产优势,以及产业关联优势,正积极布局养老服务机构,着力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养老产业链。


“国内保险机构已经全面启动养老产业布局战略,保险机构投资养老社区正在从探索慢慢走向初步成熟。”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第2季度末,国内保险行业已有9家保险公司投资或者计划投资25个保险养老社区项目,计划投资金额612亿元,实际已经完成投资金额199亿元。


例如,泰康人寿旗下专业从事医疗养老产业及不动产投资与运营管理的公司——泰康之家已经开始在全国投资建设连锁型的“医养融合活力社区”,目前已完成北京、上海、广州、三亚、苏州、成都、武汉、杭州旗舰社区布局,全部建成之后可提供高品质养老单元1.3万余户。


根据规划,在未来5-8年内,泰康之家将在全国投资1000亿元,建设15-20个养老社区,每个社区规模为2000-5000人。


而中国人寿投资养老社区的步伐也明显加快。据了解,中国人寿按照“三点一线,四季常青”的思路开展养老养生战略布局,苏州阳澄湖半岛养老养生项目、天津空港医养结合项目和海南三亚养老项目先后于2013年、2014年和2016年落地。


中医药在健康养老领域也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积极作用。《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要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主要包括: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开展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探索形成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主要模式和内容等。


此外,随着体检需求的增长,医院的体检机构也在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专业化、个性化的体检需求。


目前,我国的体检机构已经超过6000家,形成了以公立医院为主、民营体检机构为辅的市场服务格局。从市场份额来看,公立医院占到体检市场的比较超过70%以上,民营专业体检机构占比为20%左右。


白皮书分析认为,社会资本包括国外资本积极布局健康管理产业,专业的、盈利性体检机构快速崛起。慈铭、爱康国宾、美年大健康等民营体检机构发展迅速,逐步建立起自身的运营模式,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客户群体逐步拓展,已经成为体检市场的重要力量。


智慧养老产业将迎爆发增长期

进入互联网时代,如何引入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技术,降低养老服务成本,改善养老服务品质,提升养老服务体验,成为养老服务供需双方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


白皮书指出,在老年人口数量激增、劳动人员持续下降、人力成本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对于弥补养老服务短板、改善养老服务供给、提升老年人口生活品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对养老产业链条和养老产品服务进行“互联网+”改造的智慧养老产业也将迎来爆发增长期。


据了解,智能养老管理平台是以保障老年人生活为目的,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的,实现老年人与助老服务主体之间无缝连接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支撑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不同养老服务模式。


白皮书认为,随着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等技术的普及推广,智慧化养老将成为大势所趋,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养老管理平台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智慧养老平台是各种软件硬件的集成,它的发展将会带动相关软件和硬件的发展,也会带动相关信息系统开发产业的发展。”白皮书认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通过发展机器人来控制人力成本,养老服务机器人未来将会成为缓解养老护理人员供给不足的有效途径。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数据显示,服务机器人的年均增速超过20%。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拥有数量最多的国家,2015年拥有数量达到66000台。


在科技革命与经济社会转型的共同交织作用之下,我国未来将迎来服务机器人的快速增长时期,未来我国必然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机器人市场。白皮书表示,养老机器人或将成为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长的爆发点。我国作为全球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无疑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养老机器人市场。


例如,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引进5名机器人“保姆”,这是杭州市首批入驻养老机构的智能养老机器人,首批机器人“阿铁”由杭州一家科技公司研发,身高0.8米,重15公斤,充满电后可待机72小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或机器人外壳的触屏指挥机器人为老人提供服务。


此外,白皮书认为,老年人智能可穿戴设备既是智能养老的重要终端,也是互联网时代老年人新的养老需求方向。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依靠网络技术实现助老服务功能,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IDC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1.019亿台,比2015年增长近三成;预计到2020年之前,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增速将保持在20%左右,届时智能穿戴设备出货量将增至2.13亿台。


据了解,可穿戴设备在老年人群体的主要应用方向包括,助力和防摔两大领域。其中,助力可穿戴设备可以提高老年人自理能力;防摔可穿戴设备可以有效保护老年人免受意外伤害,例如穿戴式安全气囊可以为跌倒老年人提供缓冲,自平衡老年鞋可以帮助老年人提高反应能力。


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智能医疗等技术也正在快速兴起。关于互联网医疗,老年人最感兴趣的五大领域分别为自我健康管理、可穿戴设备、在线患者社区、导医服务和健康档案管理等。


面向老年人的智能医疗服务主要包括:

依托互联网技术提升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在互联网时代,老年人可以借助智能设备和网络平台软件,依托庞大的后台资源,可以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根据健康监测反馈信息,使用者可以从饮食、运动、保健、心理等方面入手,主动地采取健康维护行动。


可穿戴设备提升老年人实时健康监控能力。医疗是可穿戴设备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据预测,医疗保健类产品将至少占到可穿戴设备市场50%的份额。但是,可穿戴设备的健康管理功能的发挥,还有赖于后台数据库资源的建设以及数据挖掘能力的提升。


在线患者社区被视为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实时健康监控能力将极大地促进医疗服务创新;通过在线患者社区,通过医患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患者与非患者之间,有助于消费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方案的恐惧,交流治疗疾病的信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电子医疗档案助力医疗服务效率,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健康信息和就诊信息的管理效率,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另一方面,系统可以根据电子病历所积累的信息和数据,主动进行诊断,向患者或者医生给出提示,甚至提出治疗方案建议。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24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

2024年11月15日-17日

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您可能感兴趣的主题展区:

智慧养老 智慧无障碍城市 康复护理 养老照护 适老化部品

更多展会详情请咨询

吴帆

电话:020-89308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