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2025.11.20-22 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Language: CN EN JP

进入福祉展
关闭
<返回

第11届2017第六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观众预登记通道,将于2017年5月开启,
敬请期待。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 +86 (0)20 8989 9605/8989 9600,
邮箱:CRCinfo@polycn.com

新闻中心

展位申请 领取门票

养老服务业10万亿市场开启 四大“军团”抢先布局

行业动态 2014年07月15日

     “确实投资规模比较大,回报周期比较长,但保险公司在做养老社区方面,有资金优势,也有客户优势。”泰康人寿副总裁兼泰康之家首席执行官刘挺军对前景颇有信心。

    这个前景,是养老产业的前景。

    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数量和比例都在快速上升。但按照官方对养老服务业现状的描述,“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完善、养老服务的扶持政策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十分突出。”

    随即从2003年开始,国家扶持养老产业的政策开始批量出台,确定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产业框架。这为全新的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不久前,原民政部办公厅主任、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巡视员王来柱就曾透露,全国老龄办受国务院委托完成的《中国养老产业规划》提出,到 2030年,我国养老服务业的总产值要突破10万亿。

    广阔的前景为当下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养老社区、公建民营、医养结合等,包括保险、地产、服务、医疗等不同类型机构所组成的“四大军团”都在各自进行着探索。

    当然,处于起步阶段的养老产业仍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政策落地、人才短缺、短期遇冷等。但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中发现,从业者对现状大都有充分的心理预期,在呼吁更多政策支持与行业开放的同时,他们都提到立足长远。

    “它会有一个过程”

    泰康设计了一个囊括养老、医疗、理财、终极关怀在内的寿险产业链。

    “应该说,在整个养老行业,我们是起步比较早的,2007年的时候就已形成了这么一个产业构想。”形成构想之后的泰康人寿很快付诸行动,刘挺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忆说,“我们在2008年4月份,向保监会打了报告。”

    等待并没有太久。经保监会批准,2009年,泰康人寿获得保险业内首个养老社区投资试点资格。并且,2010年随着泰康之家获批成立,一个养老社区投资实体正式落地。随后三年,泰康之家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亚等地快速实现了旗舰养老社区项目的落地。

    在泰康快速布局的同时,疑问随之而来,即中高端养老社区当前存在的低入住率问题。

    “我认为这是大家对市场的一个错误看法。”刘挺军正面回应了关于中高端养老社区冷清的忧虑,“像国内的这些中高端养老社区才出来多长时间?你看美国的经验,一个社区也是平均一年一百多户的吸纳量逐渐填满的。它会有一个过程。”

    刘挺军对美国养老社区颇为熟悉,“美国前前后后去了七八次,从人口十几万的太阳城,到一两百户的连锁社区,我们都做了详细的研究。研究之后给我们最大的一个感触是,美国住在这些社区的老人,生活得非常体面、非常有活力。”

    决定在中国建设出也能让人体面生活的养老社区之后,泰康设计了一个“四位一体”的寿险产业链,囊括了活力养老、高端医疗、卓越理财和终极关怀四个部分。“这样,我们不仅为客户提供一个综合的养老解决方案,而且还实现了实体和保险产品之间的嫁接。”

    按照这个产业链的设计,泰康所定位的客户群体横跨了四十到八十岁甚至更高龄的年龄区间。

    目前,泰康之家在医养产业方面的总投资已经达到150亿左右,拥有的医疗养老不动产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此外,泰康之家还在北京金融街、上海小陆家嘴等地拥有商业不动产面积50万平方米、总投资160亿元。

    不久前,泰康刚刚对外宣布了一个1000亿的投资计划:未来5-8年的时间中,在全国建设15-20个养老社区。目前,长三角、武汉、成都等地已经纳入泰康的布局范围。

    “老龄人口规模要够大,要有足够的支付能力。”除了这两个常规的条件,刘挺军表示,泰康在布局时还会重点考虑周边的配套设施,“你不可能所有的配套都自己做。比如要确保黄金急救时间,周边就要有满足条件的大医院;比如距离子女近,方便探望等。”

    但考虑到需要的市场培育期,在养老产业上的投资可能会面临一个比较长的回报周期。刘挺军估计,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七八年的时间。而在保险行业内部人士看来,周期长是更适合寿险企业的一种特点。

    中国人保副总裁张树中曾撰文指出,据有关统计,保险资金中50%以上为寿险资金,寿险资金中又以中长期资金为主。保险资金可运用的中长期资金与养老产业的投资回收周期具有良好的匹配性。

    不卖房子,卖服务

    养老社区需具备完整的服务链条。

    除了像泰康一样的保险机构外,另一股在养老领域活跃的力量是房地产企业,包括万科、保利、绿地等众多地产企业均有涉及,而且也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项目,如北京太阳城、东方太阳城、上海亲和源等。

    虽然经常也会被笼统归入养老地产一类,但由于企业性质、行业管理政策不同,作为保险企业,泰康在养老社区上的运营模式则完全不同于地产企业。

    “我们是持有经营,为高端客户提供服务,不能卖房子,这是地产和服务业本质上的界限。”刘挺军称,像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在北京的旗舰店就采取的是押金加月服务费的收费模式。在刘挺军看来,这样的差别也决定了双方在运营重心上的差别。“我们的重心是放在医疗服务、护理服务、文化服务、社交的服务,我们是希望通过这些服务来形成附加值。”

    但掣肘养老服务发展的人才困境长期存在。公开的数据显示,通常情况下3个老人需要一个护理员,以此计算中国至少需要1000万养老服务人员。而目前全国所有养老机构人员只有22万,符合资格的仅2万。

    刘挺军也坦陈,人才瓶颈的确困扰着养老产业的发展。“但是我们会照着一个比较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刘挺军所言的“长远”的含义是,泰康计划构建自己的服务管理体系。

    “养老社区里完整的服务链条包括医疗、康复、护理、文化、餐饮、社工、物业、基础设施等等,我们没有选择简单的将这些服务外包,因为一旦外包就会出现短期逐利的问题,且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泰康选择成立自己的养老社区管理公司。”刘挺军说。

    短期内,泰康也在从酒店、医疗等行业挖掘管理人才,再通过到国外进行专门的养老管理培训来建立自己的人才队伍。

    不过,与其他服务内容相比,医疗、康复、护理的专业门槛更高。而按照泰康的计划,作为配套的一部分,将在每个养老社区建设一个以康复和老年病为特色的、一百床左右的、大专科小综合的医院。

    “这些社区医院,我们的计划是自建,但也会与公立医院的康复科开展合作。”刘挺军说,“我们是一个金融机构,资源整合能力是我们的一个优势。”此前,泰康已经在申请民营医院的牌照。

    在新医改启动后,保监会就明确表示鼓励保险机构兴办医疗机构,并探索与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方式。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政策和支持,迟迟未见成效。

    不久前,保监会批准了山东阳光人寿、山东潍坊人民医院及潍坊医学院共同筹建阳光融和医院。为保险机构投资、举办医疗机构,打开了通道。

    托管与集团化模式

    医养结合试点探索不同路径

    在泰康大开大阖布局全国养老社区的建设时,赵超和他的团队所组建的中精众和则正立足京津冀区域做着另外一种探索:以轻资产的方式重点发展养老服务。

    今年5月中旬,北京市卫计委召开了医养结合工作会议,确定东城区、西城区为医养结合试点区县。其中,金融街老龄公寓正是第一批试点医养结合的四个养老机构之一,也是由中精众和进行托管的“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

    养老机构“公建民营”一直为国家所倡导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成为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的途径之一。而“能否实现托管,最主要的是两个因素,一个是有没有团队,再一个是有没有管理经验。”赵超团队虽组建时间不长,但中坚力量都具有在日本管理实践的经验;而且,中精众和在河北省石家庄与众美地产合作开发了嵌入式的连续照护型养老社区。

    具体到金融街老龄公寓的管理模式,“政府负责对入住的老人进行筛选,我们负责老龄公寓的运营管理。”中精众和服务运营总监傅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根据日本的经验,养老机构的入住率至少要达到70%-75%才能基本实现营收平衡。”傅力说,“政府每年会对我们的运营状况进行一次审计,一是决定下一年度的合同是否执行;另外,由于入住老人及人数是由政府决定,所以会根据我们的营收状况决定是否进行补贴。”

    金融街老龄公寓地处宣武门商业圈,规模不大,总共能够提供102张床位。赵超也坦陈,金融街老龄公寓的重点不在于营利,“我们希望把输出品牌和服务,另一目标是构建一个全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

    “我们是以养老机构作为基础,培育服务团队,同时建立包括日间照护、居家服务、健康管理的服务体系。”赵超说,“我们希望能够根据老人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

    金融街老龄公寓医养结合的方式是嵌入式,即在公寓内建有700平方米的全科社区卫生服务站,并与北京丰盛医院建立就诊的绿色通道。同样是北京市第一批医养结合的试点,东城区的隆福医院则从一个医疗机构的角度进行探索。

    隆福医院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于2000年确定为东城区老年病医院。

    “近年随着老龄化趋势的明显,我们医院提出建立三级老年健康管理网络体系的发展目标,并推行集医疗、康复、护理、养老于一体的集团化发展模式。”隆福医院院长卢艳丽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隆福医院在医养结合方面已经有两种形式的探索:一种是天通苑建立医养结合型医疗服务院区,一种则是在汇晨老年公寓当中开设院内门诊。“这两种方式其实是不一样的,天通苑的方式是养老院和医院配套建立,但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汇晨的做法则是将医疗机构融入到养老院当中。”卢艳丽说。

    按照北京市的计划,医养结合试点主要是探索协作工作模式,形成试点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和院前急救机构的对接,并结合辖区医联体工作,完善患者转诊机制。

    老龄产业尚在初期

    政策、人才、法律、数据……许多问题仍待解决

    整个养老产业处在发展初期,一方面是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相关的配套措施处在起步阶段。“比如在推行医养结合的过程中,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应该按照怎样的标准,还需要探索。”卢艳丽说。

    这样的问题在各地方的探索中也都有遇到。

    安徽省发改委曾针对省内医养结合现状做过一次调研,并在调研报告中提出了现存的三方面问题,包括入住“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老人医保费用难以全部报销,“医养结合”中医疗机构难以享受政府对养老服务业的扶持政策,老年人护理特别是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而一线护理人员和专业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十分短缺。

    实际上,这其中的问题在整个养老产业中也同样存在。对此,刘挺军同样有所感触。

    “支付体系的调整,我认为是配套政策中最需要完善的方面。而这个调整,实际上就是要增加康复和长期护理的支付。”刘挺军说,“根据国际的经验,如果建立了好的康复护理体系,其实可以大幅度降低平均住院天数,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减少在医疗治疗方面的开支。”

    同时,老龄人口庞大、专业护理人员短缺已成为共识,但仍然面临一些具体问题。

    宏观数据显示,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达3300万,而完全失能的老年人达到1100万人。但前民政部官员王振耀曾公开指出,这些最需要护理的老人分布在哪里并不清楚,也使整个养老产业的发展缺乏基础数据。

    “再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我认为是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能够对医疗、护理的质量管理、医疗责任的界定等建立清晰的机制;否则,对于一个像我们这样追求品牌的机构而言,运行成本就会相当高。”刘挺军说。

    与社会资本办医相似,养老机构同样也区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而从山东、浙江等地的政策看,由于非营利性机构不能分红,在如何调动社会资本投资非营利养老机构方面都煞费苦心。

    “从国际经验看,不应该过度强调营利和非营利的差别。政府应该将重点放在补需方这一端,而在供方,政府在做好监管的同时,则需要提供平等待遇、保证公平竞争,让市场主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刘挺军说。

政策密集出台

    地方在土地抵押、收益分配等政策中有所突破。

    在民间机构、社会资本积极寻找养老产业发展机会的同时,在老龄化趋势日渐明显的压力下,各个层面的政府部门也在不断出台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

    因为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规范的出台,2013年被视作“养老元年”。特别是当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公布,成为指引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进入2014年,国务院各部门进一步出台养老产业发展的配套意见。

    4月,国土部出台《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界定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范围;6月,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和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北京、湖北、云南三地启动了养老机构远程医疗试点;7月,按照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当中的要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地将启动为期两年的“以房养老”试点。

    在国家层面政策连续出台的同时,地方上在配套政策出台上也颇为积极。尤其是几个人口老龄化大省,更是纷纷在政策上做了诸多突破。

    截至2013年末,浙江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已超过18%。2014年5月初,浙江连续出台推动养老产业的政策,民政厅厅长尚清在解读时提到,浙江的“一些新政在全国是首创。”

   例如,民间资本通过招拍挂出让有偿方式取得的民办养老机构用地,可确定为商服用地。“这样的话,他们拿到这样的土地以后,可以通过金融系统做融资抵押。”尚清表示。

    同样是老龄人口大省,2013年末,山东60岁以上人口已达1700万,总数居全国之首。今年6月,山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在鼓励养老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更多突破。

    “《意见》规定,允许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提取一定比例的年度盈余收益,用于奖励投资者。”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周云平表示,“这是一项重大的政策创新,有利于增强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发展活力和后劲。”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jingji.21cbh.com/2014/7-11/4MMDA2NTFfMTIyODE4Mg.html

 

2025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

2025年11月20日-22日

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您可能感兴趣的主题展区:

智慧养老 智慧无障碍城市 康复护理 养老照护 适老化部品

更多展会详情请咨询

吴帆

电话:020-89308925